首页 - 茶叶功效 > 【当场说不出话】谁的《斗茶图》

【当场说不出话】谁的《斗茶图》

发布于:2023-12-07 作者:茶叶街黑旋风 阅读:383

该文由饮茶网客户分享:当场说不出话,谁的《斗茶图》和斗茶图作者,斗茶的图片等等详细介绍。

        很多讲茶文化的文章会说到一幅叫《斗茶图》的古画。让人懵圈的是,有的说是赵孟頫的,有的说是刘松年的,有的说是阎立本的,各幅画也相似而不相同。

        于是,认真的我就想要理个清楚。

        这一幅来路比较明确,是明代顾炳在其《顾氏画谱》中所摹绘的,注明是阎立本的作品。阎立本是不可能有这个作品的!因为画中表现的是宋代“点茶”的情境,唐代是不可能出现的。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认为,这画的原作者是宋元之际的钱选。但沈先生有说明她的依据是什么,也没说这原作还在不在世。我在网络中也查不到相关信息。

        见得最多的是这幅,跟顾炳那幅很像,但实际不一样,这幅的两组人物是连在一起的。顾炳那幅由这幅而来也不是不可能。大部分文章都说这幅是《斗茶图》,但不同文章说的作者却不同,也都没说这图存在哪里。我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绘画全集》第6卷中找到了这幅画,《全集》称之为“卖浆图”,绢本设色,无款,34.1cm×40cm,年代定为南宋,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这一幅流传的也比较广,一般都说作者是元代的赵孟頫,但我还没查到这幅画藏于何处、大小怎样、有没落款、有没专家鉴定。

        这几幅画何其相似!原来天下一大抄的不止是文章!

        这幅也是抄,但加了背景。它在中国嘉德2004年秋拍中出现过,57.8cm×35.5cm,被称为“松溪斗茶图”,题识为“仇英实父制”。仇英是明代画家,明代喝茶方法与宋代已大不相同,但画前代的事情是可能的。

        这一幅才是最关键的!前面几幅的斗茶情境,一般认为“抄”自这一幅。

        这幅被称为《茗园市图》,我所查到的资料说这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作者定为南宋画家刘松年(约1155-1218)。可惜还没找到关于这画的更具体更详细的信息。

        这样,基本是理出个头绪来了。

中国古代风靡一时的斗茶:怎么“斗”

宋代饮茶时仍用茶饼,但大多已不再直接烹煮茶叶,称为点茶。点茶时,将已经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然后冲入沸水,略加搅拌后即行饮用。正是在点茶方法的基础上,宋人创造出了一种被称为“斗茶”的饮茶娱乐方法。

“斗茶”也称“茗战”,就是比赛茶叶与点茶技艺的高下。斗茶之风始于五代,宋代时极为流行,从文人士大夫直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此道。斗茶前先要将茶末碾碎过筛,茶末越细越好,这样入水后才能漂浮起来,也容易产生汤花并聚集起来,从而“尽茶之色”。

斗茶的过程分为四步,首先是熁(xié)盏,即预热杯盏。北宋蔡襄(1012—1067)曾说:“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第二步为调膏,即往盏中挑入一定量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和成浓稠膏状。第三步为点茶,也是斗茶期间最关键的一环,即往盏中注入沸水。注水时,请求水自壶嘴中涌出呈柱状,注时连续,一收即止。最后一步为击拂,就是用一种类似小扫帚状的茶筅(xiǎn)搅动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斗茶的输赢主要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均匀度以及茶盏与茶汤相接处的水痕。汤花均匀、色泽鲜白为上品。汤花长时间紧贴盏壁而不退散,是为上好,称为“咬盏”,而汤花散逸较快,则称“云脚涣乱”。

除斗茶外,宋代还流行一种名为“分茶”的茶艺。分茶前,先将茶末煮至一定程度以培养汤花,然后注入茶盏,轻轻搅拌以欣赏茶汤表面变幻莫测的各种汤花。南宋陆游(1125—1210)诗句“矮纸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中就提到了分茶这类宋代流行的茶艺。

宋代优雅美学丨解密点茶之趣,古人是这样“玩茶”的!

斗茶方法

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胜负的标准,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不是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假如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假如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盏,盏画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早出与为负,晚出者为胜。

斗茶不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讲究。陆羽《茶经•五之煮》说,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温庭筠《采茶录》说:“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由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苏轼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汲江煎茶》,“贵从活火发新泉”(《试院煎茶》)依据古人的经验,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适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烟和异味。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与火配合得却那样的默契、和谐和统一。斗茶

斗茶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宋人谓之“点茶”。蔡襄《茶录》将点茶技艺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燲盏、点茶等程序。即首先必须用微火将茶饼炙干,碾成粉末,再用绢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候汤即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是点茶成败优劣的关键。唐代人煮茶已讲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鱼目,微微有声”;二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水在刚三沸时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茶经•五之煮》)。宋代点茶法同样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蔡襄•茶录》),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汤。南宋罗大经认为,点茶应用“嫩”的沸水,“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鹤林玉露•茶瓶汤侯》)。 他主张在水沸后,将汤瓶拿离炉火,等停止沸腾后,再冲泡茶粉。这样才能使“汤适中而茶味甘”。在点茶前,必须用沸水冲洗杯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叫做“燲盏”。正式点茶时,先将适量茶粉用沸水调和成膏,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使茶汤表面泛起一层浓厚的泡沫(即沫饽),能较长时间凝住在杯盏内壁不动,则为成功。宋代斗茶,除比试茶汤的色泽之外,还要比试沫饽的多少和停留在怀盏内壁时间的长短。而“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应该指出的是,点茶既以茶粉为原料,那么人们在饮用时必然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这与今天的饮茶习惯是不同的。

古代斗茶的情景,从流传下来的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斗茶图》可见一斑。《斗茶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共画有四个人物,身边放着几副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脚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夸耀本人的茶质优美,显出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双袖卷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壶,正将壶中茶汤注入怀中。右旁站立两人,双目凝视前者,似在倾听双方介绍茶汤的特色,准备还击。从图中人物模样和衣着来看,不象是文人墨客,倒象走街串巷的“货郎”,说明斗茶之风已深入民间,相沿成一种社会风俗。

刘松年《斗茶图》61.9cm×56.4cm 绢本设色

在宋朝,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称为“四般雅事”,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宋朝讲究色泽单纯、删繁就简、洗净铅华。他们以墨作画,黑白两色显现人文风流;烧单色釉瓷器,汝窑的天青色惊鸿一瞥。

中国茶史上历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的饮茶方法由唐代的煎茶法演变为点茶法,有“唐煮宋点”之说。

唐代流行的喝茶方法叫煎茶,同时加入部分胡椒和盐。它所采用的是蒸青制茶加工的方法。

这么历史悠久的茶道,无论是制茶技法还是饮茶方法,与现今都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到了宋代,中国茶道发生了改变。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而在饮茶之法中更以点茶为主。

(蔡襄)

宋代著名学者蔡襄在《茶录》中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点茶)

为保持茶叶的真味,点茶法在煮茶时不加盐。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道:“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点茶前要先用沸水将茶盏烫热。

点 茶 流 程 分 解

—行礼—

◆点茶人员出场向来宾作揖行礼。

—赏茶—

◆从茶炉中取出茶饼,向观众展示宋代饼茶。

(宋代龙凤饼贡茶)

—碾茶—

◆将炙干的茶投入茶碾中,用碾轮将茶碾细。

1. 将茶饼用干净的牛皮纸包好,用茶臼轻轻敲打,使茶外变成小块状。

2. 将小块碎茶饼倒入茶碾中,用碾轮将碎茶碾细。

—磨茶—

1. 用茶帚将茶碾中的碎茶扫入牛皮纸中,并将茶倒入茶磨。

2.磨茶时两人合作,顺时针转动石磨,使茶末一点一点的落入外边的槽中。

3.将槽中茶末扫入牛皮纸中,再次倒入石磨,继续磨茶三至四遍,将茶末放入茶叶罐中。

—筛茶—

◆把碾好的细末过筛,使茶叶更加精细。

—候汤—

◆水不能不开,但又不能烧得太过,因而要提瓶离炉,稍作等候。

—烫盏—

◆凡是点茶,必须先烫盏使之热。假如盏冷,茶就浮不起来。往碗中注入开水,将茶碗洗净温润。

—置茶—

◆用茶勺从茶叶罐中取出适量茶末,置于茶碗中。

—点茶—

◆先投茶。投茶量约为八克。然后注汤,调匀。之后开始点茶。

1.调膏:提起汤瓶,往茶碗中缓缓注入少量开水。左手扶住茶碗,右手取茶筅。搅拌茶末,调成膏状。

2.注水:提起汤瓶,环绕盏壁,徐给注入开水。

点茶用水以“活”为上。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现雪沫乳花,厚而白,经久不散,经过点茶的茶汤,味道是乳香。

(茶筅)

一汤:可用汤匙先将茶末调成膏状。水要环绕着茶注入,不可直接冲在茶末之上。

二汤:二回注水请求来回成一条直线,快注快停。

三汤:三回注开水时,运用茶筅要轻盈均匀,此时茶面沫饽大半已成定局。

四汤:注入的开水量要少,茶的击拂要舒缓。

五汤:此时注入开水要看茶汤沫饽的状态决定击拂轻重。

六汤:假如这个时候沫饽勃然而生,只要缓慢搅拌就行。

七汤:最后一次注开水要看沫饽厚薄、凝固程度,假如达到请求,点茶便可完成。

3.击拂:先搅动茶膏,手轻筅重,来回击打茶汤。

—敬茶—

◆点好的茶汤,向客人敬茶

(七子茶庄-建盏)

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这类技艺高超的点茶方法,也是宋代发达的茶文化集大成的体现。

宋徽宗曾经夸口说:“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茶具图赞》十二先生)

斗茶之风盛行,宋徽宗就是斗茶、 分茶艺术的高手,不仅本人亲为,本人书画,而且承唐开宋,引领宋代成为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时代,人们借茶来内省,来探求人生美的理想。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中也更加注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实就是品味了禅,品味了人生。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圆融、和谐。

那么作为七子茶庄,更要弘扬传承我国的茶文化,同时更要增加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值得一提的,在七子茶庄,茶艺、插花、香道等传统文化,在七子茶庄·沁圆号普洱茶都是可以体验到的,无论您是刚刚入门还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来这里让您近距离感受传统茶艺的美与真实。

以上就是关于谁的《斗茶图》?全部的内容,假如想熟悉谁的《斗茶图》?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咱们,你们的支持是咱们更新的动力!

相关文章

  • 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品牌

    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品牌

    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里的瑰宝之一。它源于云南,是中国茶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普洱茶茶叶一般是用大叶种的叶子制成,经过特殊的发酵和储存过程,慢慢地变味变香,口感渐...

    2023-04-18

  • 买茅台送普洱茶

    买茅台送普洱茶

    1.茅台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因其特别的酒香味道和高品质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而现在购买茅台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的白酒,还能获得普洱茶的赠品。2....

    2023-04-18

  • 贵州茅台送的茶叶「贵州茅台送的茶叶是什么茶」

    贵州茅台送的茶叶「贵州茅台送的茶叶是什么茶」

    一、前言贵州茅台向客户送茶作为一种礼节性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统被深入人心,成为了茅台文化的一部分。茶叶作为茅台送礼的一种形式,既有实际意义,也有象...

    2023-04-18

  • 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吗

    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吗

    近来,某些商家在销售茅台酒时,声称配送普洱茶。那么这类表现是真实的还是骗局呢?在我的观点里,这类表现应属于骗局。茅台酒本身作为一种高档酒,其单价就...

    2023-04-18

  • 铁壶能煮普洱茶

    铁壶能煮普洱茶

    铁壶作为茶具中的一种,因其具有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和较好的保温效果而备受茶友们的喜爱。其中,铁壶可以煮普洱茶的特点更是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以下是铁壶能煮普洱茶...

    2023-04-18

  •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铁壶煮普洱茶是一种传统的煮茶方法,有很长历史。正确的煮茶方法可以提取出茶叶的天然香味和口感,让人们更好地享受茶的乐趣。以下是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1....

    2023-04-1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