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三重境界 你在哪里?,大益普洱茶
2023-04-16
茶是人们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饮品。除了具有许多可以预防人体疾病的作用,甚至具有一定疗效外,茶还具有杀菌、抗病毒的功效。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许多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在早期的医书中有许多关于用复方配成的治疗痢疾和霍乱的方剂。本文对茶叶的杀菌和抗病毒效果和机理作一简单介绍。
一、病原菌的作用
茶叶对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酵母)具有广谱杀菌和抗菌作用。过去,已经有很多关于食品中一些有害细菌的杀菌抑菌作用的报道。事实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对多种有害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chotea弧菌、黄色弧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嗜水气单胞菌亚种]都是有害的。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肉毒杆菌等。]有杀菌抑菌作用,茶叶的杀菌抑菌作用比咖啡强。茶多酚对食品中常见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茶多酚质量分数在1%以下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最低抑菌浓度(MIC)一般为0.8% ~ 1.0%。不同的茶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红茶和普洱茶对它的抑制作用比绿茶强,对霍乱弧菌则是绿茶的抑制效果优于红茶和普洱茶,但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则普洱茶的抑制作用比绿茶、红茶强,正是一方面由于茶具有改善肠道细菌结构、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的作用,另一方而茶对许多肠道有害细菌具有杀菌和生长抑制作用,因此许多都以饮茶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据医学界科学家测定结果表明,茶叶煎汁对抑制痢疾菌的效果和黄连不相上下,远较盐酸小蘖碱强。前苏联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绿茶浓缩液治疗肠道痢疾,在服用后2~3灭痢疾菌即被明显抑制,在510天内病症可完全治愈,半年后再进行检查,发现仍呈阴性反应。表1是茶多酚和几种主要儿条素对一些食物中的有害细菌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细菌的最小发育抑制浓度。由表中可见,茶多酚和主要儿茶素对有半发酵茶益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是对有害细菌最小抑制浓度的25倍。.
在茶饮料生产过程中,保证肉毒杆菌孢子不被污染是非常重要的。肉毒杆菌孢子在萌发时产生毒素,形成无性孢子,只有几微克就能致人于死地。肉毒杆菌孢子非常耐热。虽然能在121下杀死肉毒杆菌孢子4分钟,但会严重影响饮料质量和复吸。然而,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对肉毒杆菌孢子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即使不加热也是如此。根据实验结果,心电图、EGCG、茶黄素、茶黄素的单没食子酸酯和二没食子酸酯对肉毒杆菌孢子有很强的杀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均在150 ~ 200 g/g范围内,茶黄素没食子酸酯(TF 3)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100 g/g/g
很多研究发现,喝茶可以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但其机制主要是直接杀菌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还是通过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根据日本的研究,主要是后者的作用,也证明了茶叶提取物如果和抗生素一起使用,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也能在抗生素中起到协同作用。2001年,一位日本科学家在一个小鼠模型中同时使用绿茶提取物和抗生素icvl沙星,以防止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引起的感染。结果表明,小鼠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英国的Taylor在一项对耐甲氧西林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中发现,没食子儿茶素可以显著降低抗生素列表的最低抑制浓度,因此他提出将没食子儿茶素与廉价的-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起使用,以解决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抗生素耐药的问题。本刊2009年第7期第《饮茶与人体免疫》篇文章介绍了茶叶产生肠道细菌的情况。茶可以减少肠道有害菌的种群,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构成人体的肠道免疫力。
二、病原真菌的作用
真菌是引起皮肤病的主要病原体。中国古籍中有记载,以茶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皮肤病。比如把老茶叶磨成粉,用浓茶汁勾兑,涂抹在患处可以治疗带状疱疹和牛皮癣,用浓茶水洗脚可以治疗脚气。对人体皮肤病的多种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头癣、花斑癣、花斑癣、顽固真菌等。在培养基中加入1.5%的茶叶提取物,可以完全抑制门疫霉和红色毛霉菌的生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上述作用主要是由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第三,病毒的作用
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因为流感和艾滋病这两种人体常见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早在1949年的英国格林。早在1949年的英国
Green就报道了红茶提取物可以抑制培养在鸡蛋中的感冒A病毒的繁殖,1993年日本的Nakayama等报道,1~10 mol/L的EGCG或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可在活体外抑制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的侵染力,1mmol/L的EGCG或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可以和流感病毒相黏合,其机理不是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而是通过茶多酚结合在流感病毒的血球凝集素上.从而抑制病毒吸附在细胞上。Noda等比较了7各种儿茶素化合物对病毒侵染的抑制活性,得出抑制活性强弱次序如下: GCG, EGCG(4 mol/L) > CG、ECG(64μmol/L) > GC、EGC(256μmol/L) > C、EC(8192μmol/L.)。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儿茶素的抑制活性有明显差异,没食子化的儿茶素的抑制效果优于非没食子化的儿茶素,其中以EGCG的抑制活性最强。的Ieung PC报道了通过饮茶对流感的预防效果,对877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饮茶人群中只有9.7%的人出现流感症状,而不饮茶的人群中出现流感症状的比例为18.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活体外实验表明,0.5~9.4μg/kg的剂量口喂茶叶提取物可以降低因流感B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并建议用儿茶素气雾剂来处理感冒患者。目前,日本正在开发以茶叶中活性成分为主的流感预防剂。在2003年非典(SARS)流行期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Kamath报道了饮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的研究结论是由于茶叶中的茶氨酸含有先成物乙胺(一种非肽抗体),它可以活化血液γδT细胞参与对乙胺再度出现时的记忆反应,并可以产生免疫功能。他在研究中还将茶与咖啡进行比较。结果是茶可以明显产生这种免疫反应,而咖啡不能产生。他在文章中谈及每天饮茶,由于含有乙胺抗体因而可以活化人体γδT细胞,因而产生对微生物病原体的抵抗力。当时联合网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非典流行期间提出10种可以预防发生非典的食物,其中就包括绿茶除了流感以外,瑞士的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EC91为28 mol/L。我国张国营等报道了红茶和青茶茶汤在80mg/ml。质量浓度时可完全抑制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人轮状病毒。艾滋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引起人们恐惧的一种病毒病,它由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一1)引起研究发现,茶叶中有效组分,特别是ECG和EGCG,即使在0.001~0.02 μg/ml的低浓度下对该病毒也具有强抑制作用,Ono的研究表明,ECG和EGCG对人体免疫缺损病毒逆转是酶具有强的抑制作用,EGCG、ECG和EGC对人体免疫缺损病毒I型逆转录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066、0.084、7.2μmol/l。茶黄素及其双没食子酸酯对人体免疫缺损病毒I型塑转录本科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5μg/ml和0.1μg/mL,表明没食子化的茶黄素可以提高茶黄素的活性。进一步研究仍在进行。
茶叶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微生物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它已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功能的饮品。业已证明,茶叶中的有效组分可以预防和治疗人体多种疾病。因此,可以认为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效应的功能饮料
相关文章
2023-04-16
2023-04-16
2023-04-16
2023-04-16
2023-04-16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