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道茶艺 > 中国茶艺的发展,铁观音的功效与禁忌

中国茶艺的发展,铁观音的功效与禁忌

发布于:2023-12-07 作者:taiyanseo 阅读:73
饮茶
中国茶艺的发展

茶文化是人类在生产食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人类食用茶安溪铁观音十大品牌叶的方式大体上经过吃、喝、饮和品四个阶段。吃是指将茶叶作为食物来生吃或熟食的,喝是指将茶叶作为药物熬汤来喝的,饮是指将茶叶煮成茶汤作为饮料来饮的,品是指将茶叶进行冲泡作为欣赏对象来品尝的(饮是为了解渴,可以大口饮下。品是品尝,需要细啜慢咽,再三玩味)。前三种方式发生很早,可以早到原始社会时期,后一种方式较晚,很可能晚到魏晋时期。

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之。根据考古和民族学研究,中国的茶叶消费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所谓神农尝百草,就是把茶树的嫩芽和嫩叶与其他食用植物一起作为食物。后来人们发现茶在吃的时候有解毒的作用,于是就煮成汤当药喝。这就是所谓的茶才是解决之道。平时茶汤也会作为保健的饮料来饮用,民族学的材料已证明原始人是已经采集一些特定的树叶熬成汤汁饮用,在一些产茶地区,自然也会将茶汤作为日常饮料。考古学家已经在浙江杭州跨湖桥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熬汤的茶叶和完整的茶树籽,可见,我们民族饮茶的历史至少也在一万年以上。

但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直到三国时期,我国饮茶方式仍停留在医药和饮用阶段。比如汉代文献在提到茶的时候,只强调它的提神和保健作用。三国时,孙皓因为爱臣魏尧不擅饮酒,偷偷用茶汤代替了茶汤,这就是茶是饮料的明证。

自西晋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四川地区的一些学者参与了饮茶活动,开始赋予饮茶文化内涵。西晋著名诗人张载在诗《登成都白菟楼》中写道:香茶冠六清,清香传九州。相信香浓的茶汤胜过一切饮品,茶的味道传遍全中国。茶的香气和滋味与茶的提神、止渴、保健功效无关,而是嗅觉和味觉的审美满足。西晋学者杜预的《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品茶活动的诗歌。诗中除了描写茶树的生长和采摘外,还提到了水、茶具、冲泡等环节,尤其是对茶汤泡沫的欣赏,描写成冬有雪,春有花(如雪,春有花)。可见茶汤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品尝的。《赋》还提到喝茶有调和精神、调和心灵的功效,这已经涉及到茶道精神。因此,中国的茶艺术的萌芽时期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晋时期。

然而,中国人的饮茶只是在唐代陆羽的手里,才从吃、喝、饮发展到品,最终饮茶成为一种生活艺术。《茶经》中,陆羽只简单提到了茶的医疗保健功效,明确表示茶性极寒,对于最适合节俭饮用的人,品茶已经上升到道德修养的高度,对唐代的煮茶方法,从选茶、用水、茶具、焙茶、研磨、筛粉、烧水、加盐、加水、配茶到品鉴,都做了一系列的规范。尤其是对茶沫的培养和鉴赏,我们格外重视,仔细观察。泡沫叫唐华,薄的叫泡沫,厚的叫蛋糕,薄的叫茶。用一系列具象的比喻来形容泡沫的美:像浮在圆形水面上的枣花,像浮在深潭或小岛弯曲水面上的浮萍,像浮在晴空的鱼鳞云,像浮在水湄上的绿钱。而喝茶如此讲求气泡,显然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是来自视觉的审美愉悦。一碗有气泡的茶汤,在陆羽面前成为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审美对象,这也是他富有灵感和想象力的原因。可见,饮茶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诗意的生活艺术。

同样,唐代诗人在品茶时,也追求精神世界的审美愉悦而非肉体上的满足,这可以从他们对大量茶诗的色、香、味、形、意境的鉴赏中得到证明。钱起的茶诗《与赵莒茶宴》可以作为代表:竹下,字忘紫茶,羽客醉满云,尘心难洗难享,蝉影斜。

饮茶的人在竹林里喝紫笋茶,就进入了忘词的状态,心中的尘垢被冲走,就进入了空寂的境界。然而,茶的味道是没有止境的,它让人们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从此,几代茶人都有了同样的自觉追求,薰衣草茶到了宋代,茶人也把茶汤的色香味称之为“三须”(苏轼:按序制色香味,一日备三须)。在品茶过程中,他们注重茶汤的色香味,同时积极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意境。在宋代的茶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首诗:泠然欲随风而飞(范仲淹)。夜里啜饮,夜里吟唱,你心中的尘埃在哪里(宋玉)。我也想让微风生出我的腋窝,把它吹向月亮的一边(梅)。厌倦了无聊和耳目一新,暂时对外面的世界很舒服(文彦博)。当你忘记回来时,你将在这里自由(吕涛)。

明清品茶推动文人雅士走向高雅艺术,是因为明代废除蒸青饼茶,盛行散茶冲泡,更注重茶的色、香、味、形,对茶、水、家具、环境、泡、品各环节都有更严格细致的要求。功夫茶艺的形成和成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清代袁枚 《随园食单》 记载,他在游福建武夷山时,寺庙僧道向他献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种小壶小杯冲泡、小口细品的品茶方式就是后来盛行于闽粤地区的功夫茶艺。功夫茶在我国传统茶艺中最具艺术

韵味,在冲泡、品饮过程中有一系列规范程序,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是难以掌握的。仅就品尝茶之芳香而言,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提到泉州厦门人所讲功夫茶时指出茶之香味可分为四个品级: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品茶至此,真是茶翁之意不在茶,在于山水之间也。它与人们的生理满足全然无关,而是进入超然物外的境界,是精神世界里的高级享受。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它是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与时俱进的,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简称之为茶艺。茶艺一词是20世杜仲茶的作用与功效纪70年代在地区首先使用的,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这是茶人的一大贡献,因为将茶艺从茶道之中剥离出来,有利于品茗艺术的健康发展.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对泡茶提技艺,是因为它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还具有技巧性。对品茶提艺术而不提技艺,是品茶时技巧的成份很少,主要是茶汤入口之后如何去欣赏、体会美妙的艺术境界。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有了茶道精神的观照,茶艺才有精神、品位和神韵。有了茶艺和茶道,茶文化才有载体和灵魂。

可见,茶艺确实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甚至直到今天还对中国茶叶加工产生深远影响。由于茶艺的发达,历代茶人对茶叶的要求精益求精,导致名优特茶生产高度发达,制作力求精美,采摘越来越早,不但讲究香气、滋味、而且追求色鲜和形美,因而只能用手工采摘炒制,很难使用机器,致使中国今天的茶叶生产不容易迅速实现机械化。外国虽然也没有很多人喝茶,但是他们只是将它当作一种饮料,尽管也讲究茶的滋味、香气和颜色,却并不注意茶叶的外形,更不会去追求什么茶叶形态之自然之美。他们可以用红碎茶和绿碎茶生产袋泡茶泡饮,不象我们那么讲究品茶艺术,不追求什么明前茶和雨前茶,不知道什么旗枪、雀舌、鸟嘴之类,也不在乎什么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美名。所以他们的茶园和茶厂里可以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实现机械化的采摘和加工茶叶。这是至今中国茶叶生产总量和出口量都不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一个重要原因。

标签: #静颐茶馆 #武夷山凤凰红茶 #茶叶采购 #陈罐西式茶货铺

相关文章

  • 湖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湖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养胃茶湖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研茶叶的保存究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通过对湖南茶文化历史和湖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湖南茶文化旅游的初步设想。旅游业的繁...

    2023-04-16

  • 中国茶道的精髓-和谐、优雅、真实,安徽六安瓜片价格

    中国茶道的精髓-和谐、优雅、真实,安徽六安瓜片价格

    中国茶道的精髓:和谐、优雅、真实茶道——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是指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

    2023-04-16

  • 人生如茶之旅,千日红茶

    人生如茶之旅,千日红茶

    人生如茶之旅禅宗茶,是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自古,有禅茶一味之说。查茶艺融人、艺术、茶三位一体,是艺术的内心作品,是生命的整体。虽有外...

    2023-04-16

  • 喝了这么久茶 还不知道茶的标准量?,碧螺春功效

    喝了这么久茶 还不知道茶的标准量?,碧螺春功效

    喝了这么久茶还不知道茶的标准量?很多刚接触茶叶的朋友在泡茶的时候也会问同样的问题。——多少茶合适?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体验你自然西湖龙井价格...

    2023-04-16

  • 茶的天然成分可以保护脑细胞 延缓衰老

    茶的天然成分可以保护脑细胞 延缓衰老

    茶的天然成分可以保护脑细胞延缓衰老儿茶酚是茶叶的天然成分,可以防止有害蛋白质的堆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的认知能力。脑细胞老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2023-04-16

  • 多喝茶可以抗衰老

    多喝茶可以抗衰老

    多喝茶可以抗衰老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其抗衰老、抗衰老的功效早已被中国古代人通过观察和实践所认识和描述。《神农食经》有记载,长服有力,赏心悦目,《杂录》...

    2023-04-1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