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闻 > 明代茶叶专卖

明代茶叶专卖

发布于:2023-12-07 作者:qq67115 阅读:167

明代茶叶专卖局、南京国子监等。这些地方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在这些地方,不仅有大量的商业机构构,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如东林书院、国子监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南京的江南贡院。贡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方米,有教学楼、学士楼、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乡贤祠、文昌阁等建筑。

明代茶叶专卖

明代茶叶专卖

明代茶杯有哪些器型?

明代茶盏,仍用瓷烧制,但由于茶类改变,宋时盛行的茶开始消衰,饮茶方法改变,此时所用的茶盏已由黑釉盏(碗)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茶盏。

鸡心杯,底部像鸡心形状。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现在是非常多见的器形。

直筒杯,最早的杯形,汉代原始青瓷就这么做。现在做的很小,叫闻香杯,闻茶的香气用的。

马蹄杯,又名嘉靖杯,倒看像马蹄。明朝出现的,清代的马蹄杯多画斗彩,比如著名的十二花神。

铃铛杯,马蹄杯加高了,像一个铃铛。这类杯高,适合画站立的人物。

高足杯,又名靶盏、把杯,有点像喝葡萄酒的高脚杯。唐代有用金银做的高足杯,估计是西域传进来的。这类杯适合骑马时握在手中饮酒,又叫马上杯。

斗方杯,像过去量米用的斗,方形的,故名斗方。过去不存在石膏模具,这类杯又不能拉坯成型,要用泥片拼接粘合起来,制作难度很大,烧制期间的变形率也很高,珍贵。还有一种方形的紫砂壶也叫斗方,不过是倒过来的。

压手杯,明代皇室专用杯形,史书多有记载,永乐青花压手杯与鸡缸杯齐名,非常名贵。这类杯撇口弧腹,拿的时候口沿正好压在手指上,故名“压手”。另一个说法是,此杯下部胎厚,比一般杯重,所以叫“压手”。不存在撇口的叫成化杯,口是直的,鸡缸杯就是这个杯形的矮款,后两种的胎要比压手杯薄。

公道杯,古今不同。明清时的公道杯里面有一个小人,里面藏着巧妙的机关,倒酒没过小人时,酒就全漏出去了。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喝的酒都一样多,故名公道。

武夷山贡锦茶叶怎样?

武夷山贡锦茶叶是茶叶公司名称,并不是茶叶的品种。假如你问的是武夷山茶叶的话,武夷山贡锦茶叶属绿茶类名茶。比较有名的云雾茶有灵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英山云雾茶,云台山云雾茶,老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

谁能提供一点茶文化与茶艺方面的知识

参考;

http://rest.tw128.com/leisure/coffee/news-web-html49-10698.htm

茶的知识

茶叶基本成份: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关键成份。

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二,茶叶基本成份之功能:

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关键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1,钾:促进血钠排除。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起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2,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3,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维生素:

1,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2,B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为水溶性,可由饮茶中获取。

其他机能成份:

1,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2,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3,胺基酪酸于制茶期间强迫茶叶实施无氧呼吸而产生,称佳叶龙茶可以防高血压。

茶叶的选购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请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假如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 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请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不是符合规格。一般而言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假如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细紧有锋苗 紧细尚有锋苗 尚紧实 尚紧 稍松 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请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请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假如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期间,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依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类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期间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黄色,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不存在龙井应 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不是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期间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依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笼统的介绍。最易判别茶叶品质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假如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部分该茶的资料,准确熟悉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 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本人喜欢的几种罢了。我不太在各处的茶叶店买茶,一般是在产地或是茶艺馆里买,所以一到春天就到处跑。产地的茶总的而言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品质有高低之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一则是可以试过知其好坏,二则比较好的茶艺馆的茶,本身就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若无法到产地购茶,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还有就是部分比较大的茶庄,可以当场试茶。假如对某种茶很有鉴别能力,则可以到茶叶批发市场去购买,那里的茶,相比于小茶叶店,比较新,且可选的种类多,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我本人的经验,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别是绿茶。因为特级绿茶价钱偏高,茶叶批发市场和小茶叶店因成本的缘故都较少经营,好茶多数被大的茶庄和茶叶公司收购。

茶文化知识

--------------------------------------------------------------------------------

www.tw128.com2005-12-30 20:55:23中国食通餐饮网

公元前52年,西汉甘露三年,蒙心当地农民吴理真,把蒙山野生茶树七株植于蒙顶上清峰,经过人工驯化,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履其上,久凝不散。

这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吴理真的名字和茶一起代代相传,宋孝宗淳熙13年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吴理真和唐代茶圣陆羽是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奠基人,在茶叶生产实践和理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代元和年间,蒙顶茶被列为贡品,蒙顶名茶被誉为“天下第一茶”。《膳夫经手录》(杨烨 公元816年)记有:“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年前束帛不能易1斤先春蒙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琴茶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放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渌水”是唐代宫庭和文人雅士中部名度高的词牌,蒙顶茶在当时被认为是贡茶中的佼佼者,自居易把能品蒙项茶听渌水之曲视为人生快事,有了这样的生活,其它的事都无足轻重了。

黎阳王入川检贡茶,在蒙山写下了一首《白云岩茶诗》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明代茶叶专卖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黎阳王知道蒙山茶是茶中极品,采到蒙山看到,蒙山终年云雾缭绕,烟雨蒙蒙,大地一声春雷,冰雪消融。大地复苏,集天地之灵气的蒙出茶,新芽萌动,采下制成茶,鲜嫩洁净不染见尘,用即将沸腾的水冲泡,其味胜于奶酪,茶圣陆羽能品尝到这样的好茶,一定会说蒙项茶不愧是天下第一茶。

诗人陆游把会不会品茶作为划分雅士和俗人的标准,他在诗中写道:“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诗中的蒙山茶和顾沼紫笋茶是唐朝被称为天下第一和第二的茶。和刘禹锡“何况蒙山顾沼春,白泥赤印走风尘”诗指的是同样的茶。

末代各地争做“贡茶”仅四川贡茶品种就有的种之多,前八位均出自蒙山,如“五花茶、圣扬花、吉祥蕊、雷鸣、雀舌、雾钟、露芽、谷芽”。

仁宗帝的宰相文颜博赞蒙山茶“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诗画家文同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诗句。乐史有“蒙山茶为天下所称”的记述。

宋代蒙顶茶,名声在群芳之上,民间认天下水以扬子江洽泉水第一,茶以蒙项茶为第一,茶水相论提并论,说明蒙顶茶知名度之高,故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说,非后人所理解的蒙山茶须用扬子江中水来冲泡。

1734年,皇室正式把蒙山仙茶作为祭祀天地和祖先用,当时采摘仙茶的礼仪,沈廉在《退笔录》中是这样记载的:每至清明,由县令择吉日 率名山墙僧朝服登山,至上清峰,命僧会司率蒙山十二采茶僧,焚香礼拜后入园,摘其嫩叶三百三十五片,炒制后装入两只银瓶称“帮贡”。大五峰采叶制成颗于茶装十八只锡瓶,称“陪贡”或“凡种”,用木箱装好,裹以黄续,盖官印,择古日,派人昼夜兼程送往京都,沿途州县均谨慎护送。

皇帝用“仙茶”祭把天地和祖先,陪茶赐给皇宫的达官贵人,这类贡茶仪式沿袭至清末。并将蒙山仙茶园封为“皇茶园”以石栏围之。并立碑记述甘露祖师植茶史,民国24年碑毁园存,传说仙茶凡人不可采饮,有一官吏愉饮仙茶,当场被雷击毙,终日有白虎巡守,当时有关仙茶的传说很多,神秘幕测。

蒙山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贡茶历史从未间断过,这在中国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研究中国茶史,茶文化的中外学者、专家都对蒙山作了极高的评价。

蒙出的名茶是中国名茶宝库中一颗摧灿明珠,它以制工特别,滋味鲜醇,文化底蕴丰厚而名扬中外。

中国十大名茶:狮峰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出银针、蒙顶甘露、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庐山云雾、黄山毛峰、顾堵紫笋、信阳毛尖。都是生长于灵山秀水之间,和多种植物共生,优势互补,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说是至清至洁不染凡尘。名泉伴名茶,这些茶都与好的泉水相伴,数量一般都比较少,十分珍贵。

这些茶都采制于清明前,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斤成品茶约有茶芽4—5.5万个,采摘一斤成品茶的原料需人工10一15个,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雨、露水芽不采,病芽不采,除君山银针外,芽叶长度都在l.5—2厘米之间,不够或超过长度的都不采,每个芽头必须由熟练的采茶姑娘用食指和姆指挟住从茶树上折下来,而绝不能用指甲去掐。制作时锅的温度不低于140℃,投叶量部在鲜叶1斤以内,制作1斤成品茶需8一10道工序,约需4—6小时,全系统手工制作,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些名茶除了出自优越的生态环境外,多年来制作工艺不断完善,己形成了特别风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黄亮,卷形茶紧、细、卷曲披毫,针形茶紧、细、圆、直、显毫,称得上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饮茶也是这样,不象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中国饮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混饮,即是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其它水果或药材,依据各人的口味嗜好,兴之所至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不在茶中加任何有损茶本香与真味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菜来喝。

清饮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饮,称之为“喝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假如再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可称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这才是中国饮菜的最高境界,称为“茶道”。

唐代卢全的“七碗茶歌”,把饮茶从解渴到修身养性的逐渐升华,作了最好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喝不得也,徐徐两腋轻风生。对茶的领悟,咱们达到了何等层次,这首茶歌可以帮助咱们衡量,在寄情于茶,融情于茶,忘情于茶中的层次。

要泡出一杯好茶,还须有好水,陆羽在《茶经》中将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山水,要找钟乳滴下或石油溢出的。这类水,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水质适中,干净卫生无异味;江中水因有色是易产生腥味,应取远离人群的用,早水易生淤泥,应取常有人汲取的用。

泡茶的水,以锅边有涌泉珠子一样向上冒时的温度最好,称“二沸水”,水煮到有鱼目一样的小水泡向上冒时称一沸,这时水太嫩,茶的内含物不易溶于水,不能泡出茶的真味,锅里的水象波涛翻滚的水称“三沸”,这样的水太老,不宜泡茶,幼嫩的芽叶易烫熟,产生熟汤,同样会失去茶的真味,水的温度的最好掌握在85℃至盟。92℃之间。

品茶时,茶具十分关键,陶瓷茶具古朴、典雅,最够品味。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泥质细腻,透气性好,可三天不夺茶味,名师所制茶具集工艺、美术、雕刻、书法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选购紫砂壶时,先要“读壶”、嘴出水时要成圆柱形,收水、放水自如不溅水花,将壶倒扣于桌面,壶嘴、壶口、壶把平贴桌面,这样的壶称“三山齐”,用盆装满清水,空壶放水面,不左右摇摆,更不翻沉水底,这类壶极其珍贵,往往可望不可求。江西景德镇的瓷茶具也不失为好茶具,其中以薄、轻、透的乳白色青花茶具为上品,透气性能极好,茶汤较长时间不会变,用作接待茶友十分高雅。这类茶具以“三才杯”最适合品茶,盖为天,杯为人,托为地,泡好茶,盖上盖为合,意指品茶时占齐了“天地人和”。

家庭接待客人时,主人将不可多得的好茶先让客人欣赏一番,亲自当客人的面洗涤茶具,然后将茶用茶匙投入高雅的“三才杯”中,用刚烧好的水润茶、洗茶。 用壶将水冲至七分满,坐下请客人先品茶,边品茶,边交谈,当茶饮至剩三分之一时续水,这样既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显得主人高难有修养。切忌把水斟满,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水斟自七分满,意为“七分茶,三分情”。

选购名茶时,首先要对茶的商品知识有所熟悉,名茶必须是春茶,外形要紧细显毫,汤色要黄绿明亮,香味纯正,滋味要鲜爽,泡好后要全芽整叶、鲜活。成品茶的干度,以食指和拇指捏,成粉末状为标准。手捏成颗粒状茶的水份含量过高,只能存放一个月左右,手捏成条状的茶属劣质茶。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梁启超甚至把是不是爱好喝茶看做国籍的象征。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在谈饮茶时说:“我爱喝茶,茶是我每日必备的饮料,我从早到晚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茶,倘若我得挥笔对茶赞颂一番,我要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纯洁的化身。”我还要说:“假如不存在杯茶在手,我就无法感受生活,人不可无食,但我尤爱饮茶。”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讲得更具普遍性,他说“饮茶为整个国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它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河一项同类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从远古时代神龙尝百草,发现了茶,到现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茶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走过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每一页都浸透着茶香,中国茶文化史是中国历史的关键篇章。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球有50多个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的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样地,被誉称为“茶的祖国”;世界各国,凡提及茶事者,无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陆羽一一茶经:(公元)旦58年左右(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Chi),号竞陵于,桑宁翁,东冈子,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入,一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一一《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把为“茶神”。

(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很多,劈成细丝,可以作绳子,又可织夏布。(茶)是一种有香味的液体,存在相桶类的果皮中,供制香料。

茶的成份,及药用价值(功效)

茶:由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茶碱1蛋白质及多酚类化合物。

(1)少睡(2)安神门)明目(4)清头目(5)止渴生津(6)清热(7)消暑(8)解毒(9)消食瓤o)醒酒(H)去肥腻(邀)下气瓤3)利水瓤4)通便(15)治痢(16)去痰门7)祛风解表门8)坚齿门9)治心痛(20)疗疮冶瘦峻赡疗饥(22)益气力(23)延年益寿(24)

其它

茶的分类:按颜色分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按制作工艺:发酵茶、半发醇茶、轻微发醇茶、不发酵茶。

中国茶叶包含:基本茶类和露工茶类,基本茶类包含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燕青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露工茶类包含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饮品茶。

茶文化知识

公元前52年,西汉甘露三年,蒙心当地农民吴理真,把蒙山野生茶树七株植于蒙顶上清峰,经过人工驯化,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履其上,久凝不散。

这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吴理真的名字和茶一起代代相传,宋孝宗淳熙13年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吴理真和唐代茶圣陆羽是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奠基人,在茶叶生产实践和理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代元和年间,蒙顶茶被列为贡品,蒙顶名茶被誉为“天下第一茶”。《膳夫经手录》(杨烨 公元816年)记有:“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年前束帛不能易1斤先春蒙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琴茶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放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渌水”是唐代宫庭和文人雅士中部名度高的词牌,蒙顶茶在当时被认为是贡茶中的佼佼者,自居易把能品蒙项茶听渌水之曲视为人生快事,有了这样的生活,其它的事都无足轻重了。

黎阳王入川检贡茶,在蒙山写下了一首《白云岩茶诗》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黎阳王知道蒙山茶是茶中极品,采到蒙山看到,蒙山终年云雾缭绕,烟雨蒙蒙,大地一声春雷,冰雪消融。大地复苏,集天地之灵气的蒙出茶,新芽萌动,采下制成茶,鲜嫩洁净不染见尘,用即将沸腾的水冲泡,其味胜于奶酪,茶圣陆羽能品尝到这样的好茶,一定会说蒙项茶不愧是天下第一茶。

诗人陆游把会不会品茶作为划分雅士和俗人的标准,他在诗中写道:“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诗中的蒙山茶和顾沼紫笋茶是唐朝被称为天下第一和第二的茶。和刘禹锡“何况蒙山顾沼春,白泥赤印走风尘”诗指的是同样的茶。

末代各地争做“贡茶”仅四川贡茶品种就有的种之多,前八位均出自蒙山,如“五花茶、圣扬花、吉祥蕊、雷鸣、雀舌、雾钟、露芽、谷芽”。

仁宗帝的宰相文颜博赞蒙山茶“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诗画家文同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诗句。乐史有“蒙山茶为天下所称”的记述。

宋代蒙顶茶,名声在群芳之上,民间认天下水以扬子江洽泉水第一,茶以蒙项茶为第一,茶水相论提并论,说明蒙顶茶知名度之高,故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说,非后人所理解的蒙山茶须用扬子江中水来冲泡。

1734年,皇室正式把蒙山仙茶作为祭祀天地和祖先用,当时采摘仙茶的礼仪,沈廉在《退笔录》中是这样记载的:每至清明,由县令择吉日 率名山墙僧朝服登山,至上清峰,命僧会司率蒙山十二采茶僧,焚香礼拜后入园,摘其嫩叶三百三十五片,炒制后装入两只银瓶称“帮贡”。大五峰采叶制成颗于茶装十八只锡瓶,称“陪贡”或“凡种”,用木箱装好,裹以黄续,盖官印,择古日,派人昼夜兼程送往京都,沿途州县均谨慎护送。

明代茶叶专卖

皇帝用“仙茶”祭把天地和祖先,陪茶赐给皇宫的达官贵人,这类贡茶仪式沿袭至清末。并将蒙山仙茶园封为“皇茶园”以石栏围之。并立碑记述甘露祖师植茶史,民国24年碑毁园存,传说仙茶凡人不可采饮,有一官吏愉饮仙茶,当场被雷击毙,终日有白虎巡守,当时有关仙茶的传说很多,神秘幕测。

蒙山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贡茶历史从未间断过,这在中国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研究中国茶史,茶文化的中外学者、专家都对蒙山作了极高的评价。

明代茶叶专卖

蒙出的名茶是中国名茶宝库中一颗摧灿明珠,它以制工特别,滋味鲜醇,文化底蕴丰厚而名扬中外。

中国十大名茶:狮峰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出银针、蒙顶甘露、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庐山云雾、黄山毛峰、顾堵紫笋、信阳毛尖。都是生长于灵山秀水之间,和多种植物共生,优势互补,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说是至清至洁不染凡尘。名泉伴名茶,这些茶都与好的泉水相伴,数量一般都比较少,十分珍贵。

这些茶都采制于清明前,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斤成品茶约有茶芽4—5.5万个,采摘一斤成品茶的原料需人工10一15个,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雨、露水芽不采,病芽不采,除君山银针外,芽叶长度都在l.5—2厘米之间,不够或超过长度的都不采,每个芽头必须由熟练的采茶姑娘用食指和姆指挟住从茶树上折下来,而绝不能用指甲去掐。制作时锅的温度不低于140℃,投叶量部在鲜叶1斤以内,制作1斤成品茶需8一10道工序,约需4—6小时,全系统手工制作,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些名茶除了出自优越的生态环境外,多年来制作工艺不断完善,己形成了特别风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黄亮,卷形茶紧、细、卷曲披毫,针形茶紧、细、圆、直、显毫,称得上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饮茶也是这样,不象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中国饮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混饮,即是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其它水果或药材,依据各人的口味嗜好,兴之所至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不在茶中加任何有损茶本香与真味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菜来喝。

清饮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饮,称之为“喝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假如再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可称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这才是中国饮菜的最高境界,称为“茶道”。

唐代卢全的“七碗茶歌”,把饮茶从解渴到修身养性的逐渐升华,作了最好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喝不得也,徐徐两腋轻风生。对茶的领悟,咱们达到了何等层次,这首茶歌可以帮助咱们衡量,在寄情于茶,融情于茶,忘情于茶中的层次。

要泡出一杯好茶,还须有好水,陆羽在《茶经》中将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山水,要找钟乳滴下或石油溢出的。这类水,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水质适中,干净卫生无异味;江中水因有色是易产生腥味,应取远离人群的用,早水易生淤泥,应取常有人汲取的用。

泡茶的水,以锅边有涌泉珠子一样向上冒时的温度最好,称“二沸水”,水煮到有鱼目一样的小水泡向上冒时称一沸,这时水太嫩,茶的内含物不易溶于水,不能泡出茶的真味,锅里的水象波涛翻滚的水称“三沸”,这样的水太老,不宜泡茶,幼嫩的芽叶易烫熟,产生熟汤,同样会失去茶的真味,水的温度的最好掌握在85℃至盟。92℃之间。

品茶时,茶具十分关键,陶瓷茶具古朴、典雅,最够品味。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泥质细腻,透气性好,可三天不夺茶味,名师所制茶具集工艺、美术、雕刻、书法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选购紫砂壶时,先要“读壶”、嘴出水时要成圆柱形,收水、放水自如不溅水花,将壶倒扣于桌面,壶嘴、壶口、壶把平贴桌面,这样的壶称“三山齐”,用盆装满清水,空壶放水面,不左右摇

1、茶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期间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茶文化包含茶的历史、茶的著作、茶的传说以及人们在饮茶、品茶中的学问,还包含茶在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这些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特别清新的人文景观日益充实和丰富着茶文化的历史画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亮丽风景。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和采用茶的。

2、“茶”字及饮茶习惯的由来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采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咱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3、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实施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故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关键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本人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期间,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咱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请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⒋ 历代贡茶

贡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贡茶使千百万茶农蒙遭苦辛,但贡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它也是茶文化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①贡茶的起源

贡茶的缘起与封建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贡茶与其它贡品一样,其实质是封建社会里君主对地方有效统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需要。贡茶的发生,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武王伐纣,巴蜀以茶等物品纳贡。这类现象具有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纳贡,即意味着君臣关系的确立。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贡品主要被用来满足君主及上层阶级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之需,即所谓“致邦国之用”。

随着贡品需求量的增大,贡赋制度逐渐变得严密起来。从“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最后发展到设官分职实施管理。有所谓“九赋”、“大贡”。 大贡即“ 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货贡、服贡、物贡”。茶叶就是“物贡”中的一类。

到了西汉时期,贡茶逐步明朗化。如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之句,间接地反映了上层阶层的饮茶情况;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槚笥”,反映了茶在贵族生活中的地位;后来,还有反映西汉皇室用茶的文学作品,如《飞燕外传》 所述: “咸帝崩后,后夕寝中惊啼其次。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见帝,帝赐吾坐,命进茶。左右奏帝云, 向者侍帝不仅,不合啜此茶”。

三国时期,吴国末帝孙皓,每为食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陈寿《三国志·吴志》) 这些用茶无疑属于贡品。后来,又有“晋温峤上表贡茶干印,茗三百斤” (宋·寇宗《本草衍义》),“温山出御荈” (刘宋·山谦之《吴兴记》)的记载。

② 地方的主动贡献

贡茶除了贡物制度的强制性敛取之外,还有一种地方上的主动推荐贡献现象。这类现象也是使贡茶进一步扩大的关键起因。请看以下几条资料:

“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征献浸广,遂为任土之贡,与常赋邦侔矣”。

“两浙茶产虽佳,宋祚以来未经进御。李溥为江淮发运使,章宪垂廉时,溥因奏事,盛称浙茶之美,云:自来进御,惟建州茶饼, 浙茶未尝修贡,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

这三条资料中,前两条表明了唐宋时期的贡焙制度的确立与这类由下荐上的进贡形式直接相关,也表明了一时一地的物产,可以通过上贡的形式,达到名扬四海的目的。

③历代贡茶概况

贡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寿终正寝,贡茶才随之消亡。悠悠数千年,贡茶对整个茶叶生产的作用和茶叶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

⒌茶文化的传播

在茶叶历史上,茶叶文化由内地向边疆各族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两个特定的茶政内容而发生的,这就是“榷茶”和“茶马互市” (也称茶马交易)。

“榷茶”的意思,就是茶叶专卖,这是一项政府对茶叶买卖的专控制度。“榷茶”,最早起于唐代。在唐文宗时,王涯为司空,兼任榷茶使,在大和9年(公元835年)10月,颁布榷茶令,但在11月,王涯即被杀,榷茶刚刚诞生便夭折了。

到了宋初,由于国用欠丰,极需增加茶税收入,也为革除唐朝以来茶叶自由经营收取税制的积弊,便开始逐步推出了榷茶制度和边茶的茶马互市两项关键的国策。

中华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华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期间,也不断地向周边传播,不断地作用着这些的饮食文化

标签: #0322447

相关文章

  • 任何茶叶水都能洗脸吗

    任何茶叶水都能洗脸吗

    任何茶叶水都能洗脸吗?答案是不是定的。茶叶水洗脸只能清洁皮肤表面的油脂,不能深入毛孔清洁污垢,所以不能彻底清洁皮肤。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会刺激神经和心血管,引...

    2023-06-05

  • 茯砖茶与普洱茶一起泡  茯砖黑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茯砖茶与普洱茶一起泡 茯砖黑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茯砖茶与普洱茶一起泡水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喝茶是一种享受,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但是喝茶也是有讲究的,假如不留意很容易伤伤害身体健康。那么...

    2023-06-05

  • 散茶生普洱茶30年

    散茶生普洱茶30年

    散茶生普洱茶30年以上的老茶客,都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普洱茶也有保质期,一般而言普洱茶的保质期是三年左右,也就是说,,普洱茶在存放的过程...

    2023-06-05

  • 2013年的大益8542,2013年的大益7572正品多少钱

    2013年的大益8542,2013年的大益7572正品多少钱

    2013年的大益8542,当时价格在1.5万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2万以上,这个价格对普通人而言,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款茶茶叶已经停产...

    2023-06-05

  • 软枝乌龙茶优劣_软枝乌龙茶的功效

    软枝乌龙茶优劣_软枝乌龙茶的功效

    软枝乌龙茶优劣比较试验。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乐享茶生活,文化视角深度解读茶人茶事!在大多数茶友的印象里,好茶外观一般都是讲究颗粒饱满,或条索紧结,或细紧...

    2023-06-05

  • 碧螺春 龙井 价格

    碧螺春 龙井 价格

    碧螺春龙井价格从每斤3元左右涨到每斤5元左右,一直持续到现在。“茶叶是农民的命根子,咱们不能让茶叶烂在地里。”张建华说。为了保证茶叶品质量,他每天早上6点就...

    2023-06-0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