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与原产地有关系吗 普洱茶与原产地有关系吗知乎
2023-04-02
该文由饮茶网用户分享:不忍直视,普洱茶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吗和普洱茶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吗知乎,普洱茶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吗等等详细介绍。
普洱茶的收藏价值
导语: 近年来,各种收藏一下狂热了起来。特别是普洱茶,各种珍藏版的都出来了。虽然普洱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也不要盲目地追求热潮,还是需慎重。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普洱茶的收藏价值。
浅谈普洱茶的存放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如果你是打算收藏,待品质提升后过几年品饮,可选购熟茶如果你是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茶如果要选购那些用料精良、品质稳定的厂家的茶品来收藏,那么,最好选古茶园所产的茶品。
在各种茶叶中,普洱茶的保存条件是较宽松的。一般家庭储存普洱茶并不困难:如果存放紧压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建议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只要不受阳光直射,环境清洁卫生、通风透气,湿度不要太大即可,但一定要远离污染源或其它味源如香皂、化妆品等,因为茶叶的吸附性非常强。
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大量囤积,这里我们也给出一点小敲门,也可以提高茶友家庭存放时的品质追求:
“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有包装者最好退除,以利陈化,缸口则以木板、棉布覆盖,使其通风、不落尘、不进异物即可。陶缸堆陈法的概念是模拟一个微形茶仓,安排一个适合茶菌生长的环境,让老茶的茶菌顺利繁衍到新茶上,且让新茶的茶气刺激老茶,达到新旧并新,阴阳互补的效果。
“茶气调和法”:将茶饼整片拆为散茶,置入半斤、一斤装的陶罐中(勿选不透气的金属罐),静置半月后即可取用。这是因为一般的茶饼往往外围松透,中央气强。经过上述“茶气调和法”处置后,即可让内外互补,享受到较高品质的茶汤。
普洱茶的存储需要一定条件:流通的空气、恒定的温度、适合的湿度。若能保证此三点长期稳定,那么能够品尝到自己珍藏多年的普洱茶,一定有一种惬意无比的畅快。
普洱作为投资品的条件:
普洱茶因为医学界肯定了它具备降脂减肥的功效、又与现代人健康生活理念极为贴合而声名鹊起。同时普洱茶越陈越香,这与其它茶品以“新嫩为贵”的理念决然不同。就像茅台陈酿一样,陈化的普洱与茅台在经济价值上比新茶新酒都要提升几个档次,所以普洱就具备了作为投资品、收藏品的条件。许多商家也非常愿意经营普洱,卖不完的普洱茶,存放到来年还可以升值,这就更加拉动了普洱茶的收藏市场。
普洱茶饼
任何投资品都具备风险,普洱也不例外。在这里我必须向大家说明一点,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而且储存普洱也需要一定条件。切不可盲目跟风。
普洱茶常见的收藏误区
1.盲目追求年份。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经很少了,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罕见。现在市面上部分卖价达千元的“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的'。
2.认为收藏陈化茶可赚大钱。其实个人收藏普洱茶的难度很大。因为普洱茶的陈化受时间、光线、温度、空气、湿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所储存的环境和温度不同,茶叶的品质便会有很大的差异。
3.认为年代越久越值钱。上世纪70年代故宫百年的“人头”团茶经过泡饮鉴定,发现该陈茶只有暗红的汤色,滋味全无。这是由于年份太久,茶叶已“陈化”过度了。
4.以为发霉的普洱茶才是好的。现今,想藏茶的人大多数都不懂茶,他们一般以茶饼外包装、品牌、颜色等来判断普洱茶的质量,甚至有人认为,只有茶饼上长了厚厚一层毛、发霉的才是好的普洱茶。
结语: 普洱茶并非只看陈放年份论价,还是要看切切实实的品质,倘若保存不利,年代再久也不具备升值的空间。
普洱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
先说熟普,刚出的新普洱茶。和有4、5年份的普洱茶喝起来对身体的功效是一样,(这里说的是熟茶)区别在于口感,新茶的熟普它有着一股长期在适当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所发出的一种味道,叫渥堆,不习惯茶味人称霉味。2-3年的茶一般没有这样的渥堆味了。5年以上的熟普就喝它的陈味,陈味主要看放在哪里,陈味有多种香味,比如有枣香的陈,樟香的陈,麦香的陈,陈也是久(年份)的意思。
再说生普刚出的新普洱茶 和有4、5年份的普洱茶喝起来对身体的功效有不同,新的生普对胃有伤害,特别有着胃病的人,真是雪上加霜,而5年以的的生普就不会了,10年以上更好,再说口感,新生普口感苦涩味重,舌头发麻,喉咙好象有东西放着,叫锁喉。而年份长的生普就没有了,当然熟普也有这样的现象。
一,普洱茶原料品质是否优质,优质的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后期才有可转化的空间,古树茶,名山古寨普洱茶都受到众多茶友追棒,自然也就更有市场,更具价值,普洱茶原料是后期转化且是否有升值空间的基础。
二、正确的加工工艺,杀青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及口感,正确的加工工艺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必要条件。
这只是适合存放的普洱茶选择的要素,但是否能升值,还需要看存储的环境,贮存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后期口感的变化,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再影响其价值。
普洱茶有收藏价值吗
当年新茶不值钱,倒是越陈越好。其实,普洱茶是茶叶中惟一具有生命力的茶叶,在空气中能够继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加醇厚。也就是说,别的茶都是“先发酵”,而普洱茶却是“后发酵”,其在生产、运输、销售、收藏等过程中一直都在发酵。所以,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随着存放时间增长而增值的特性,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怎么收藏最好
1、得选个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太阳直射。最好就是避免东照,也同时避免西晒。所谓东照就是日出时候不要被太阳晒到,西照就是日落的时候也避免被太阳晒到。如果无法两者兼顾,西晒是肯定要避免的。
2、生熟分开存放。去市场上买几个纸箱,以双层或者层数更多的瓦楞纸箱为好。如果茶叶是整件购入的,则原件摆放即可。若是整提或者单饼购入,则根据生茶、熟茶分开,以年份为标准慢慢摆入封箱。
3、去买几个木架,或者木板。木架高度以10公分高为好,木板堆叠起来高度也以10公分为宜。将存茶的纸箱放在木架或木板上,离地离墙存放。
4、买个几公斤木炭,有条件的买竹炭,没条件的买普通木炭就可以。在每年潮湿季节的时候,以半公斤为一份,将木炭分成若干份,摆放在存茶室里的不同角落里,待到潮湿季节过后,再将木炭拿出。天气好的时候,将木炭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封存起来,来年潮湿季节再拿出来用。
5、在潮湿季节的时候,禁止开窗,等到风和日丽的时候,适当开窗通风。晚上尽量避免开窗。平常日子里,不下雨的时候,每隔半个月,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开窗通风半个小时左右。若是夏天,开窗时间选择早上或者傍晚为宜。
6、若是每年潮湿季节特别长的地区,可以在每年湿季的时候,用保鲜纸将纸箱外围包裹起来,隔绝湿气。
7、若是在北方干燥地区,可以考虑在存茶空间里适当放几盆水调节湿度。但是要注意换水,避免水发臭。
普洱茶都有哪些
普洱茶有七子饼茶、沱茶、砖茶、金瓜贡茶、碎银子、老茶头、铁饼、龙珠等,其中饼茶为扁平圆盘状,沱茶为秤砣形状,砖茶呈砖头形状,金瓜贡茶呈半南瓜形,柱茶为成长柱状的普洱茶,七子饼茶为圆形的茶饼七饼包装成一提,老茶头为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
普洱茶怎么看好坏
普洱茶鉴别好坏:好的的普洱干茶陈香显露且有桂圆香,枣香等,并无异、杂味;而品质差的普洱茶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优质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鉴别普洱生茶的好坏:
1.看外观
首先,看茶体是否完整,表面有无其它杂质(比如黄片,毛丝,绳线);其次,看普洱生茶整体条索的光泽、老嫩、肥厚等。一般建议,拿不同山头,不同树龄的茶饼,做比较,有了参照物,容易读懂普洱茶。
2.闻茶香
先是闻干茶的香气,有无异味;其次可以通过其香气区别是新茶还是陈茶,新茶和陈茶的香气是不一样的,前者有股青味,香气教明显,而后者,有股木头的味道。
3.观汤色
主要看汤色的透明程度且没有其他(非茶类)漂浮物。新茶茶汤淡黄澄明,陈茶茶汤色如琥珀黄。
4.闻其香
通过高闻,冷闻,闻杯盖,闻茶叶本身所散发出来的自然之气,是否纯净、自然,有无异味,有无烟味,是否持久,是否高扬。
5.品其味
除了品茶汤有没有异味和杂味,还要留意去苦涩化开的速度,是舌底还是两颊回甘生津,回甘是否持久,新茶较陈茶,入口强烈。
6.观叶底
待品完茶后,可以用茶夹夹一片茶叶出来,用手揉捻或撕开,看茶叶底的老嫩、色泽、柔软和新茶的杀青程度。
鉴别普洱熟茶的好坏:
1.看外观
先看熟茶整体有没有杂质,颜色(褐红色)均匀度。通过熟茶的颜色,可初步判断其发酵程度。
2.闻茶香
这个和闻生茶干茶一样,看其有无异味,这是判断一饼茶好坏的第一步,再好的山头,再好的毛料,再醇的口感,再久的年份,若有异味、霉味,都属于劣质产品。
3.观其汤
观察茶汤是否透明、红润。劣质的茶饼,茶汤浑浊不清,不见五指。
4.闻其香
闻香的第一步,也是先判别有无其他异味,再闻是否有陈香、木香、药香,香气是否持久。若出现异味,就区别是因存放导致的,还是制作工艺不足所致。
5.品滋味
口味茶汤的浓度、顺滑度、回甘度等。新茶品未经时间陈化的茶菁味道,还有火燥之气,喝多了会上火。陈茶苦、涩味道已经淡化,入喉顺口。
6.观叶底
将熟茶茶叶轻轻摊开,观察其是否肥壮,是否有光泽,是否匀齐一致,用手试着揉捻,以试其韧性,如泥状为差。
结语:
辨别普洱茶的好坏,第一个标准,就是要干净、卫生,其次才是口感,茶汤,茶的品质。虽说普洱茶具有收藏价值的,但,再好的茶也是喝了才有意义。而入口的产品,不管是茶,还是其他饮品,第一个标准就是干净卫生。离开这些,其他的,都是枉然。
以上就是关于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普洱茶的收藏价值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相关文章
2023-04-02
2023-04-02
2023-04-02
2023-04-02
2023-04-02
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