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分类 > 【接下来】中国的茶叶史

【接下来】中国的茶叶史

发布于:2023-12-07 作者:茶叶街黑旋风 阅读:78

该文由饮茶网客户分享:接下来,中国的茶叶史和中国的茶叶史有哪些,中国茶叶史上的第一书是等等详细介绍。

神农时代 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西周、东周 3000年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秦代 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1、茶叶史

茶叶(a tea leaf)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不存在。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依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关键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起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用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类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类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特别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品质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熟悉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请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留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http://baike.baidu.com/view/3217.htm

2、《茶经》与陆羽

茶经

我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的诞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关键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对唐代茶文化的一个归纳,同时又对以后茶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茶经》全书共分3卷10节。上卷3节:"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采用方法。"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关键性和采茶的请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中卷1节:"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作用,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采用规则。下卷6节:"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作用。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饮"

"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法方法。"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 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七种工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69079.htm

2、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经》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故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芟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

眨眼三年,陆羽12岁,觉得寺中日月难渡。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闽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职。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

不羡黄金垒,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干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晶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人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晶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陆羽这样一件事: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懂,因之赶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于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执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低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荣槽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遭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齐至岸,舟荡覆半,惧其渺,揭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历经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新唐书·列传)的(陆羽传)中,也记有此事,但在说到李季卿召见陆羽时,“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衙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露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李肇撰{国史补)也说到,陆羽·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类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70.htm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

七彩云南的西北,有一个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该州位于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州西接缅甸,有长达450公里的国境线,辖泸水市(县级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怒江州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之一,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关键组成部分。这里开发不多、交通不便、道路不好,普遍落后贫穷,但却是最原生态的地区。

怒江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10多公里,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由于江东有碧罗雪山山脉,江西有高黎贡山山脉,怒江奔腾于这两山之间,两岸山势雄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北高南低,河流落差大(江面在贡山最高处海拔1400米、六库最低处海拔仅700米),水急滩高,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大峡谷地貌景观,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并称世界三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又叫“东方大峡谷”,沿峡谷的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三地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藏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

串联起怒江美丽风景线的国道G219线丙六公路(贡山县丙中洛镇至泸水市六库镇),通行条件差,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条路上行驶,考验的不仅是驾驶技术,还有胆量与勇气。欲前往观赏美景的人们,会故此望而生畏。

终于,怒江美丽公路(丙六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始修建。这条取名为“美丽”的公路,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国省干道改造重点项目,也是云南省扶贫“双百”工程中“一百项骨干通道工程”之一。

2017年8月25日,怒江美丽公路正式开工,工期26个月,预计今年(2019年)的年底通车。项目建成后,将达到“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美丽公路建设和发展目标。

怒江美丽公路,连国道G219线丙察段,起于贡山县丙中洛观景台,沿怒江顺流而下,由北向南布设,经贡山县、福贡县,止于泸水市六库镇的小沙坝,与规划的G219腾六段相接。主线(不含连接线)全长276公路,其中:丙中洛至福贡段148公里,福贡至六库小沙坝128公里。

建设项目分为三个标段,丙福段148公里为一标段74公里、二标段74公里,福六段128公里为三标段。

笔者所在的“路景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有幸中标所有三个标段的文化景观工程项目。公司计划通过文化植入和景观提升,扩大怒江美丽公路的作用力,促进怒江全域旅游的发展。

3月初,公司一行三人,沿施工中的美丽公路逆江而上,到各标段项目部提交景观工程开工申请。

施工过程的美丽公路,既要保证工程进度,还要保障从六库到贡山的生产生活物资正常运输,保护好沿线文物和植被,时刻做好应对暴雨天气以及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本文对异常艰苦的施工环境,不做过多描述,重点是随咱们在沿途几个主要节点,领略峡谷两岸的历史人文景观。

从六库镇出发,经怒江西岸的美丽公路行驶50公里左右,正对着怒江水面看过去,有一座山峰被称为“伟人峰”,不知是谁发现了这个天然之作,仔细品味还真像静卧在群山之上、仰望蓝天的一个伟岸身影。

继续往前走,经过一个刚建成的棚洞(亚巴棚洞),这里的峡谷很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酷似老虎的巨石稳立河谷,欲从江边跃上公路。这被称为“老虎跳”的天然景色,更增添了怒江大峡谷的传奇色彩。

泸水段的美丽公路,都是沿怒江西岸布设,在怒江碧福大桥转向怒江东岸。

怒江美丽公路第三标段项目部,设在怒江碧福大桥的西桥头。

驱车由西向东跨过碧福大桥,就进入了福贡县境内。

福贡县地处横断山脉中段、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而东西最大横距只有23公里。福贡取自“幸福的高黎贡山”之意,是典型的“边疆”,整个纵向县域边界西接缅甸,国境线达142公里,超过该县的最大纵距。

进入福贡的第一站,就是匹河怒族乡,海拔1300米。

位于匹河乡的福贡民族实验中学,在其教师宿舍小庭院内矗立着一块神奇的巨石。这个小庭院是在一个高有七八米、宽有十几米的石头上建造三幢平房形成的三合院,中间还留有七八平米的院坝。

据说在1983年3月19日凌晨三点,因连续下大雨,怒江东岸山体滑坡,这块重千吨的石头,重重地砸在公路上,接着借助惯性又从公路上弹到6米高的三合院的院坝内。响声惊动了住在院子里的老师,出来一看,惊呆了:院子中飞来了块巨石,而且不偏不倚的落在院中央。岩体紧靠墙,不存在损坏房屋,最值得庆幸的是:不存在伤到任何人。第二天早上,人们到处寻找巨石滚落的地点,但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均找不到巨石滚落的痕迹。于是,巨石从天而降就一直成为一个谜。

从此人们叫它“飞来石”,也有人说这是地上的母石引来了公石,故此称它为“夫妻石”,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力。

过匹河乡后,再向前2公里处,转入右侧的岔路,可到达当年赫赫有名的知子罗村。

知子罗村是一座久已废弃的老城,原是怒江州州府,上世纪70年代,州府才搬到六库镇。

知子罗村还是原碧江县县府所在地。1986年12月25日,碧江县突然被宣布撤消,起因是依据地质部门的专家分析鉴定,设在知子罗的县城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于是“碧江县”这个地名便从中国地图上永远消失了。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山崩地裂的滑坡直至今天仍未到来,而昔日繁华的知子罗却变得凄楚清冷,成为“边境县城遗址”。知子罗虽比不上楼兰古城、吴哥遗址,但它在怒江州的发展史上却也算得是浓厚的一笔。

驱车沿美丽公路向北蜿蜒盘旋几公里,就是匹河乡的老姆登村。“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

老姆登村对面有高黎贡山北段较有名气的皇冠山,皇冠山因形似皇冠而得名。皇冠山在群山之中独树一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老姆登村是观赏皇冠山的绝佳选择,有很多人因皇冠山而慕名而来,一睹皇冠山的壮观。

穿过福贡县城,途经鹿马登乡后约20公里,可在路边看到观景台。站在观景台,眺望怒江对面的高黎贡山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岩石穿洞,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

眺望石月亮的最佳位置,属于福贡县的石月亮乡,怒江美丽公路第二标段项目部就在该地。

在石月亮乡,还能看见一种渡江工具——溜索。

“溜索”是以一条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溜索渡江是原来横断山区人们过江的主要方法,不但人可以过,连马匹也可以用这类方法过江,许多生产生活物资通过溜索运送。

怒江不存在船,惊涛骇浪小船也无法横渡,上下航行更不成。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二十一世纪初,政府在怒江上先后建造70多座各类桥,原来的溜索基本都被剪掉。现有的“溜索”,渐渐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而存在。

沿着石月亮乡北上5公里,就是该乡的拉马底村。

在拉马底村,还有中国远征军回国渡口遗址。由公司设计的远征军纪念广场,准备建在此处,景观工程内容包含:远征军雕塑、广场装饰、特色导视小品。目前怒江美丽公路建设指挥部,正在协调当地的征地疑问。

提到中国远征军,顺势简要地多说几句。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26日,中英订立军事同盟,决定中国编组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进抵云南中缅边境,杜聿明司令部驻大理,先头部队戴安澜200师驻保山。

1942年 3月12日 ,中国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当时的设想是还可能出第二路军远征泰越,甚至派出第三路军渡海去参加南洋各岛战争,所以第一次的远征军便加上了“第一路”的头衔。卫立煌出任第一路司令长官,因为卫立煌未到任,由副司令杜聿明代理指挥。

第一路远征军的入缅作战,因为史迪威(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无能、英国军队的无耻、日军的诡异用兵,远征军孤军作战、后勤保障被切断,不得不决定全面主动撤退。

1942年5月开始,远征军各部退出战场沿不同路线撤退。

杜聿明不存在听从史迪威要其撤往印度的命令,而是坚持要将所率第五军撤回云南。除孙立人的新编第38师不存在服从军长命令外,第五军其余部队分三路撤退。杜聿明本人率军部和新编第22师为一路,新编第96师为一路,负责断后的第200师为另一路。

人们总是用“野人山”来概括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作战失败后撤退的路线,其实这是非常笼统和不全面的。

“野人山”大约是指缅甸孟关以北胡康谷地及江心坡广袤的原始森林,当时途经野人山撤退的中国部队中只有杜聿明的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新编第96师。

戴安澜的第200师负责断后,沿滇缅公路辗转撤退。因为一旦200师转向印度方向,第五军主力部队就会全部暴露在日军面前。最终,第200师突破日军围追堵截,从滇西的片马、龙陵、腾冲一带回国。遗憾的是,师长戴安澜在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8天后在撤退途中光荣牺牲。

杜聿明的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沉重的代价,走出了野人山,但无可奈何地退到了印度的雷多,暂时没能撤退回国。

新编第96师这一路,从野人山一直北上,走到最偏僻的地方——缅甸最北方的“葡萄”。葡萄的东面就是云南的福贡。

福贡境内有多条通往缅甸的人马驿道,在上帕镇的古泉村、石月亮乡的老娃达村,至今还存在与缅方边民往来的古驿道。

福贡县境内、高黎贡山上的石月亮,百里可见,俨然是一盏指路明灯。

第96师一路翻越一座座国界线高高的山脉,靠着石月亮引路,经古驿道抵达福贡。随后,该师在当地怒族人的帮助下,架设“溜索”渡过怒江。

据说,在高黎贡山的山峰石壁上,刻着“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五日,中国远征军第九十六师经此回国工兵营”的字样。

第96师的撤退路线虽然不是最艰难、伤亡最大的,但却是最耗时、最扑朔迷离,也最不为国人知晓。该师入缅时9863人,伤亡4081人,失踪2182人,归国时3600人。

远征军撤退中到底倒下了多少官兵,至今不存在一个精确的统计数字,依据杜聿明的粗略计算:中国远征军第一路约10万人,生还者仅有4万,战斗牺牲有1万。也就是说,有5万多将士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牺牲的。在所有部队中,仅仅只有孙立人的新编第38师保存建制的基本完整,他们撤退中非战斗牺牲人员低于战斗伤亡人员。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黑暗的一页。

石月亮乡拉马底村的远征军回国渡口遗址,应就是第96师当年的过江渡口之一。

但愿远征军纪念广场可以如期建成,中国远征军是一只英雄部队,值得纪念。正是由于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中国远征军知耻而后勇,才有了第二次入缅作战的辉煌战绩。

离开石月亮乡,咱们不存在继续北上,因为二标段的监理部设在鹿马登乡,所以又原路返回二十几公路,夜宿鹿马登。

第二天清晨,从鹿马登向贡山挺进。为了避开主线堵车,咱们通过简易吊桥从对岸绕行。

中午,进入贡山县城,县城在怒江西岸。

怒江美丽公路第一标段项目部设在贡山县城。

贡山县地处怒江大峡谷北段,北接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县,是云南到西藏的又一通道。

贡山,每年有近200天都是下雨天。2019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早,从2月中旬开始,雨水天气连绵不断,全县境内塌方、泥石流频繁发生,这严重作用了美丽公路的施工和保通。

从贡山县城驱车出来,由于施工中的美丽公路泥泞狭窄,只好在达拉底怒江大桥(修建中)旁边的过江吊桥绕到东岸,通过乡村公路往丙中洛行进。

沿乡村公路上至半山腰时,在左侧后方忽现一奇妙仙境:山峦叠嶂、奇峰耸立、白雪覆盖。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贡当神山。

再往前,过怒江捧当大桥,回到西岸行进约20公里,就到了怒江第一湾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怒江第一湾的绝色美景。

这个时节(二三月份)的江水,基本上是冰川融水,颜色是宝石一样的蓝绿色。

怒江第一湾是怒江峡谷最精粹的部分,有人这样说:“到了大峡谷,不到第一湾,白来怒江玩”。

在观景台俯视怒江水,此时呈“U”字型,由于悬岩绝壁的阻隔,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观景台所处的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

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水面50米以上,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小平原”林木繁茂,田园风光迷人。

继续前行两公里,就是怒江美丽公路的起点——丙中洛观景台。

从丙中洛观景台向下看,又见一熟悉的“U”字型半岛…。正迷惑时,幸好旁边一个导视牌友情提示:“不是怒江第一湾,是桃花岛”。

桃花岛也叫扎拉桶村,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得此名。由于与怒江第一湾弯度差50度左右,当地人称“怒江第二湾”。

仔细观察,能看见江边有一座钢索吊桥。以前,来往桃花岛两岸,只靠一条篾(读mie)做的溜索,几个月换一次,后来改成钢索。但1980年钢索因锈断裂,过江的5位村民坠江而亡。于是在1983年建起了这座钢索吊桥,在桥墩上写着,禁止5头以上牲畜同时通过,也禁止10人以上齐步走。

桃花岛的地理位置好似与世隔绝,村落的独立更像个世外桃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身处之地犹如画中之画,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由怒江美丽公路起点逆江而上,走5公里的丙察公路(丙中洛至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就来到了石门关。

怒江石门关属丙中洛镇,是怒江北与西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通道,图示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怒江从石门关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据传说,每年端午节前后,石门关矗立的悬崖峭壁上,常会有数条大蟒蛇爬出山洞晒太阳,最长的约有10米左右,巨莽的出现使石门关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自古以来,以茶易马的商品经济从未断绝。

云南,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茶马古道已经被现代交通所取代。但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至今仍在丙中洛的古道上穿行,它是茶马古道的活化石,其传承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至今年年底,随着怒江美丽公路的正式通车,势必吸引旅游者、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滇藏公路将添加南线新通道。

滇藏北线是传统老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盐井-芒康(接川藏公路)-左贡-八宿-然乌。

滇藏南线是新添通道:大理-六库-福贡-贡山-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然乌。

假以时日,“路在江边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将在怒江州成为现实。

二〇一九年三月十七日星期日

二当家不虚此行于 生日档期

有必要!

下面是我复制的,不用给我加分。下面的话纯粹是为上面那三个字壮胆

1942年1月,8万日军大举进攻缅甸,英国守军告急。

1月21日,丘吉尔在转致参谋长委员会的电报中指出:“缅甸如丧失,那就惨了。这样

会使咱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

日军进攻缅甸,既可以一举切断美英援华战略物资与孤立中国,又可以占领美英在缅甸的军事基地,伺机进攻印度,西进与德军会师中东。

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东南亚盟军部队节节败退:新加坡沦陷,英、印、荷、澳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战败,缅甸英国皇家空军基地马格威遭日军轰炸毁灭……整个亚洲大陆乃至世界都面临空前厄运。

此时,中国的抗战正处于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军事专家岳思平说,尽管如此,中国军民仍以极大的牺牲勇气和国际主义精神,动员10万精兵入缅作战。“派出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队伍,包含中国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曾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总部联络参谋的王楚英回忆说,3月20日,刚刚入缅的远征军一个师就在距仰光50公里的同古与日军交火,在不存在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以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4倍与己的日军血战,顶住了日军12天猛攻,歼敌近5000人。

“连日本人也承认这是南洋开战后第一次受挫。”老人骄傲地说,之后不久,他们又在仁安羌救出了包含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围英军。

捷报轰动英伦三岛,英国政府为此特意给中国远征军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勋章。

在热带丛林中,10万远征军以6万人的牺牲书写了二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

87岁的远征军老兵李润怀忘不了二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牺牲的情景。“1942年5月18日,咱们与日军遭遇。将军亲临战斗前线,日军机枪集中向他扫射,将军身受重伤。”

摸着本人右脸上那块很深的弹伤,李润怀告诉记者,8天后,38岁的戴安澜将军牺牲在了异国的征途上。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共两军牺牲的旅以上将领达200多人。

1943年夏,从缅甸转战至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一部在美国空军及工兵的协助下,开始反攻缅北,在与有着〃常胜军〃之称的日军第18师团鏖战中步步获胜。翌年5月,经过重新组织的中国远征军16万余人开始历时8个月的滇西反攻作战,以巨大的牺牲清除了日军在云南的据点,继而入缅作战。

“咱们打得很勇敢,以致于史迪威不得不下令‘凡未受命者不得擅自前往火线。’”另一位健在的远征军老兵薛文涛,至今还记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雪普莱在采访孟关之战后写下的这样一段报道,“如有人仍怀疑中国军队之作战能力,想系未见华军在孟关之战斗。”

接任史迪威担任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及中国驻印军总指挥的苏尔登将军后来的回忆说:“在此区作战的华军对盟方战役的整个成就贡献至伟,击毙大部分日军者皆因中国地面部队之功也。”

中国战区成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中国于1942年1月1日与美、英和前苏联等26个联合发表了对法西斯作战的《华盛顿宣言》。两天之后(即1月3日),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将缅甸、泰国辟出来并入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战区统帅,美国史迪威将军任战参谋长、中缅战区美军最高司令长官,拉开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序幕。

史迪威将军

作为中国人民一个真诚的老朋友的史迪威将军,1883年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1904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先后4次被派往中国,从一名学习中文的青年军人、公路工程师、教官逐步晋升为美国驻华使馆中校武官、准将、中将、四星上将,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在抗日战争中,他看到国民党集团的腐败无能,感到气愤和失望,由此和蒋介石发生了矛盾。史迪威提出“依据租借法案把送到中国的美国武器平均分给包含八路军、新四军在内的各抗日部队”而得罪了蒋介石,引起美国政府1944年10月对他发出一纸召返令……

在以后的两年里,史迪威将军虽然仍在美国军内供职,也曾指挥了著名的冲绳战役,并于抗战胜利后在“密苏里”号战舰上参加了日本签订的正式投降仪式,但终因心理失衡,抑郁生癌,于1946年辞世。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这位正直的美国军人。

高唱战歌进昆明

日寇的虎狼之师在太平洋战争中横冲直闯,一路所向披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度支那等地。东南亚各国相继沦入敌手,日寇长驱直入缅甸南部,尔后疾速挺进缅北,中国云南边陲危在旦夕。应英军和美军的请求,为保卫云南大后方,在全国人民的巨大声援和支持下,中国政府决定出师抗击日寇。

1942年3月,第5军、第6军、第66军等10万中国大军沿滇缅公路入缅与盟军协同作战,其头部队是第5军200师的1万多名将士。作为中国组建于抗战中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并且是在广西昆仑关血战中歼灭了素有日本“钢军”之称的中村正雄旅团的中国威武之师,他们斗志昂扬地高唱战歌《战场行》进入昆明时,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战场行》这首歌是200师少将师长、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谱写的,歌词大意是:

弟兄们,向前走!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

已落在咱们的肩头,

已落在咱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要灭亡咱们的,

奴役咱们的民族。

咱们不愿做亡国奴,

咱们不愿做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戴安澜将军

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的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1904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他的名字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曾与云南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成为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

戴安澜于1925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受过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教育。次年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区队长、迫击炮连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和副师长、师长,自号“海鸥”,人称“海鸥将军”。由于他在抗日战争中是最早提出响应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并始终英勇杀敌,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和昆仑关大战,多次负伤,战功卓著,最后率领所属200师从云南奔赴炮火硝烟的缅甸战场,“扬威国外,藉伸正义”,战死在缅北重镇茅邦,年仅38岁,人们又将他喻为“奋飞于抗战烽火中的一只勇敢无畏的海鸥”。

云南是最可靠的战略大后方

大后方的云南各族人民为中国远征军提供了一切后勤保障,1942年1~3月,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抗日前后,仅保山县府即交军粮4.5万大包,使远征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另据保山28镇不完全统计,远征军失利后征派民工破坏滇缅公路、招待伤员又开支“积谷”14066公石,开支国币480146元。三迤大地成了10万中国远征军供给充足、进退自入的最可靠的战略基地。

远征军的重大历史作用

200师开过昆明后,即赴保山板桥一带稍作休整,1942年3月开始进入缅甸作战。滇缅公路上运兵车、大炮牵引车的马达声,汽车喇叭声,脚步声和喧嚣声不绝于耳,松软的泥土公路上尘土飞扬。200师沿滇缅公路浩浩荡荡,一路进发,沿途均有云南各族人民提供茶水、送粮送蛋,欢送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这是中国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出师援助友邦、抗击侵略而采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戴安澜心中顿时不由得涌上一股从来未有的豪气,他以岳飞、文天祥为榜样,并以诸葛武侯出征自勉,即兴赋诗两首:

策马扬鞭走八荒,远征大业迈奏皇。

誓澄宇宙安黎庶,手挽长弓射夕阳。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夷岛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这两首诗表达了戴安澜也可以说是全体中国远征军当时的义愤心情和视死如归的抗战决心。

200师以人不御甲、马不停蹄的急行军速度昼夜兼程,于1942年3月7日准时抵达缅甸东瓜(也称同古)。从此,“中国远征军”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专用名词,开始见诸于中外报刊和书籍,至今仍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光辉。在他们入缅作战的时间里,始终牵动着1300万云南各族人民的心,频传的捷报让人欢欣鼓舞,戴安澜将军的英名也由此深深地嵌在云南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的茶叶史全部的内容,假如想熟悉中国的茶叶史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咱们,你们的支持是咱们更新的动力!

相关文章

  • 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品牌

    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普洱茶8大茶山有哪些品牌

    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里的瑰宝之一。它源于云南,是中国茶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普洱茶茶叶一般是用大叶种的叶子制成,经过特殊的发酵和储存过程,慢慢地变味变香,口感渐...

    2023-04-18

  • 买茅台送普洱茶

    买茅台送普洱茶

    1.茅台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因其特别的酒香味道和高品质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而现在购买茅台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的白酒,还能获得普洱茶的赠品。2....

    2023-04-18

  • 贵州茅台送的茶叶「贵州茅台送的茶叶是什么茶」

    贵州茅台送的茶叶「贵州茅台送的茶叶是什么茶」

    一、前言贵州茅台向客户送茶作为一种礼节性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统被深入人心,成为了茅台文化的一部分。茶叶作为茅台送礼的一种形式,既有实际意义,也有象...

    2023-04-18

  • 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吗

    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买茅台送普洱茶是真的吗吗

    近来,某些商家在销售茅台酒时,声称配送普洱茶。那么这类表现是真实的还是骗局呢?在我的观点里,这类表现应属于骗局。茅台酒本身作为一种高档酒,其单价就...

    2023-04-18

  • 铁壶能煮普洱茶

    铁壶能煮普洱茶

    铁壶作为茶具中的一种,因其具有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和较好的保温效果而备受茶友们的喜爱。其中,铁壶可以煮普洱茶的特点更是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以下是铁壶能煮普洱茶...

    2023-04-18

  •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 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铁壶煮普洱茶是一种传统的煮茶方法,有很长历史。正确的煮茶方法可以提取出茶叶的天然香味和口感,让人们更好地享受茶的乐趣。以下是铁壶煮普洱茶的正确方法:1....

    2023-04-18

发表评论